在中国科技史中,明代科学家、思想家宋应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天工开物》诞生于江西,蜚声中外,留下了宝贵的“天工文化”遗产。
四特酒“12353”酿造技艺正是以《天工开物·曲糵》中记载的“清江土烧”为原型,代代精进而成。不仅如此,四特从“精益求精、匠心传承”的工匠精神,到“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的创新意识;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的酿酒理念,到“江西故事,四特提笔”的赣鄱情怀,种种元素将四特经营哲学与天工文化精髓贯通起来,共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从“学优则仕”到“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宋应星(1587—1666年),江西宜春市奉新人。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9岁的宋应星在乡试中考取了举人,列江西省第三名。
乡试一举高中,却是昙花一现。在接下来的五次会试中,宋应星都名落孙山。
崇祯四年(1631年) ,宋应星最后一次参加会试,此时宋应星已44岁,回首往日,宝贵的青壮年时光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他从科举失败中清醒过来,鄙弃仕途,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实学研究。
1634 年, 宋应星被任命为江西分宜县的一名教谕(即督学)。 在余闲期间, 他以大量扎实的实地观察与研究为基础,深入集市、田间地头、作坊、民居、矿冶场所,详尽调查当时农业、手工业、矿冶业等的生产情况,对生产器具的规格、尺寸、效率等技术指标的记述,无一不是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方法亲自“穷究试验”的结果,最终汇集成《天工开物》这部巨著。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不朽的《天工开物》,也成就了不朽的宋应星。如同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灯塔,用熠熠光芒指引着四特人不断奋进前行。
典籍之中 领略赣地风华
《天工开物》,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更是江西人民的骄傲与光荣。
这一历史巨著诞生于江西分宜,除了宋应星个人的呕心沥血和分宜宽厚的政治氛围、优渥的自然条件之外,更离不开当时江西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大背景。
宋应星所处的明代中晚期,江西商业贸易空前活跃,造纸业、制瓷业、纺织业、矿冶业、造船业、养殖业都相当发达。翦伯赞在《中国通史纲要》中指出:明代中叶、棉纺织业的松江、丝织业的苏杭、浆染业的芜湖、制瓷业的景德镇和造纸业的铅山,为“江南五大手工业区”。全国五大手工业区,江西就有两个,可见手工业之发达,经济之繁荣。
以樟树镇为例, 明代成化年间,赣江改道而临江下游的樟树凭借袁河、赣水的江合“舟车辐聚,商贾云集”,跻身于全国33大商业城镇之列,与景德镇、河口镇、吴城镇并列为江西四大名镇。
那时,“清江土烧”早已声名远扬,据冯时化所著《酒史》记载,“清江土烧”列记为当时全国12种名酒之一,远销到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使樟树镇成为江西著名的商贸名城,吸引着包含宋应星在内的四方志士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事少闲暇多的官职使宋应星能够长时间深入民间,潜心了解各地民俗民情;秀美山川、物产丰饶的地理环境,为宋应星创造了良好的写作条件;丰富多彩、世界领先的工农业生产实践则为宋应星展示了生动的临摹蓝本。作为明代江西工商业经济高度繁荣的重要产物和杰出代表,《天工开物》在江西诞生,不是偶然,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的历史必然。
天成古法 一代奇书
《天工开物》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体例编排,图文并茂、行文严谨,分上中下3卷18篇,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其中不少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
从17世纪开始,《天工开物》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和一些欧美国家,轰动一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将宋应星称之为“中国的狄德罗”,赞扬《天工开物》是“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一篇《曲糵》,总结了当时以“清江土烧”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的酿酒工艺,为中国白酒的规模化酿造以及四特酒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被后世奉为“中国白酒酿酒工艺的经典”。
《曲糵》记载道:“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必用已成曲、酒糟为媒合。此糟不知相承起自何代,犹之烧矾之必用旧矾滓云” “用稻秸罨黄,经四十九日取用。”
凡此种种,四特将历史的醇香一脉相承,继往开来,成就如今的“天工九法”。以面粉、麦麸和酒糟为大曲制作原料在我国独一无二,正是延续了《天工开物》中制曲的传统生产工艺。 以小麦为基质,同时适量添加酒糟,既可以起到接种作用,还可以调节曲坯的酸碱度,增加大曲的透气性,极大有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成就了高质量的特香美酒。
践履笃行 天工传承的四特之法
三百多年来, 天工文化以《天工开物》这一巨著为核心不断发展,不仅包括了书中所记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知识,更涵盖了在国内外传播过程中所附着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生态思想”等精神财富,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赋予江西人文的无形资产。
躬行践履,以求真知;知行合一,方促传承。自建厂以来,四特酒不断从天工文化这一沃土中汲取养分,把推动公司发展和弘扬、传承天工文化有机统一起来,以丰富的实践实现了天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天工九法,匠心相承。天工酿酒古法,记录着中国悠久的白酒发展历史,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百年来,四特酒历代酿酒师以《天工开物》中的古法酿艺为原型,不断传承优化,成就了如今“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的12353工艺密码,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在江西非遗集市及江西省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匠心传承的特香魅力。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天工开物》不仅记载了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科学创见和技术工艺,并且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真知灼见,具有鲜明的创新品格。
秉承“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的创新思想,四特酒一手紧抓非遗传承,一手推进科研进步,多年来坚持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在专利创新领域硕果累累。2005年以来,四特酒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西省特香型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成立。2018年,四特酒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江西白酒行业唯一通过该认可的实验室,检测水平行业领先。
天人合一,生态和谐。《天工开物》序言首句写到:“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表达了宋应星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坛美酒的诞生,更是一个“天人共酿”的过程。四特人秉承“对天敬畏,对地敬重,对人敬承”的精神,遵循“自然发酵、自然培甜、自然老熟”的酿造规律,根据不同时节进行增减投粮,一年为一大轮次,随时节变换细分为5个轮次,确保每一轮次的酒体都能达到质量优级。正是在这种“天地人和、协调统一”的酿造哲学中,四特酒成就了“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传世经典,成为中国白酒百花园中的一朵特香奇葩。
江西故事,四特提笔。《天工开物》是江西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重要见证,对于讲好江西故事,丰富江西工业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近期,《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正式发布。《计划》提出,在地方特色上,要以坚持特香型特色、重点建设中国特(兼)香型白酒产区、做强“四特”等为城市建设主攻方向。
四特酒作为江西白酒行业的领头企业,正肩负起江西白酒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新使命,着力讲好江西故事,向世界传递好山好水的赣风鄱韵。
天承古法工艺 开启特香物语
正是如此对于天工精神的孜孜以求,方催生了传承《天工开物》造物风采与特香型白酒典型风格特征的高端老酒产品——四特酒天工系列,目前共有天工回味1952、天工20、天工1972三款产品。
天工系列传承天工九法工艺,精选陶坛贮存优级基酒做基础酒,严选老酒做调味酒,不仅是赓续特香型白酒工艺密码的佳作,更是激活天工文化蓬勃生命力的又一载体。缕缕酒香间,不仅有载誉而行的四特人文故事,也浮现出宋应星在一家家酒坊民居里穷究熟虑的探索、一丝不苟的求真场景。
倾匠心酿酒,以文化铸魂。对于《天工开物》典籍传承的探索,是四特酒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又一缩影。
四特酒始终坚持延续与传承灿烂辉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度挖掘品牌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IP。可以预见,天工文化的赋能,将进一步推动四特向更优结构、更好效益、更高质量迸发!
参考文献:
[1]宋应星. 天工开物[M] . 北京:中华书局 ,1979 .
[2]潘吉星. 宋应星评传[M]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
[3]刘忠诚. 江西工程学院天工文化研究论文集( 第 一 辑)[M] . 南昌:江西人民 出版社 ,2016 .
[4]甘泉.“天工开物”时代新余经济发展状况和《天工开物》在新余成书的历史条件[J].新余学院学报,2018,23(06):15-18.
来源:新华报业网
(广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