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或成人与亲人分离产生的焦虑情绪,可通过心理调节、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分离焦虑是指成人与儿童之间产生亲密情感联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其产生伤心、痛苦、不舍、担心、焦虑等负面情绪。或与某个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产生亲密关系后,过分担心亲人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担心自己无法独立生活,对亲人的依赖感较重。
分离焦虑症有什么表现?
以前我们认为分离焦虑只出现在儿童身上,主要表现在孩子跟经常照顾他,一般是扮演妈妈角色,妈妈或者姥姥、奶奶等,在长期存在亲密的依恋关系后,突然把他们分开,孩子会出现哭吵,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能很快的融入到他应该融入的生活中。
对孩子来说,哭闹是最主要的一个表现,有时晚上会有夜惊、做噩梦、抱着大人不愿意离去等等。
但是自从美国更新了疾病分类诊断标准,DSM更新到DSM-5以后,我们认为成人也存在分离焦虑,成人比较好辨别,除了分离导致的不愉快、紧张、担心、惦记外,还会有一些焦虑常见的症状,如头脑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反复去回想那个人,或者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容易做噩梦,或者出现一些回避行为。因为焦虑,他不能到新的环境中,他要回归到以前的亲密状态,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对于分离焦虑的小孩,我们更多给予心理治疗,可以跟妈妈一起进行心理治疗,成人更多采用药物治疗。
分离焦虑怎么治疗?
轻度分离焦虑可考虑心理治疗,家长需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扩大孩子的社交面和接触面,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提前做好分离焦虑相关防治工作。已产生分离焦虑的患儿,可以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缓解。严重分离焦虑者,可服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赛乐特、西酞普兰等,或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
标签: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