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21日讯(记者 杨淑华)中国白酒,是一个讲历史、讲底蕴的产业,更是一个讲坚守、讲传承的行业。没有坚守,会失去根基;没有传承,就没有未来。
武陵酒循传奇而来、取匠心而作、向美好而生。半世纪以来,几代酿酒人的工匠精神铸就武陵酒“名贵焦香,纯净柔和,体感轻松,健康优雅”的酒体风格,一代匠人们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苍苍,他们为武陵酒奉献的青春,武陵酒第二代、第三代匠人们遵循前辈的孜孜教诲,铸匠魂、怀匠心、守匠情、践匠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注往往意味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劳作,历经五十年,武陵酒三代匠人们择一事、终一生,将技艺传承并发扬至今,他们在酿造、生产、技术等方面层层把关,同时对产品和工艺不断创新,酿造出独具特色的武陵酱香,共同造就了“南国第一酱”的卓越品质,奠定武陵酒在白酒行业中的独特地位,为行业输出领先的名酒复兴武陵样本。
三代匠人传承,国家评委增至5人
武陵酒跨越半个世纪的“匠心传承”
“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自1972年武陵酒初酿至今,技艺的传承、匠心的延续贯穿始终。在70年代初筚路蓝缕的创业时期,作为武陵酒的灵魂工匠,鲍沛生从1971年开始就七赴茅台学习酱酒酿造,次年,独具“名贵焦香、纯净柔和、体感轻松、健康优雅”风格的酱香武陵酒酿造成功,正式揭开了武陵酒的传奇序幕。
16年之后,在1988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武陵酒评分夺得第一,获评“中国名酒”,成为中国十七大名酒中最年轻的品牌,与茅台、郎酒并列成为三大酱香名酒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的中国名酒。历经岁月、穿越周期,品质始终是武陵酒的基石,而这背后无疑是一代代武陵酒匠人的匠心传承。他们以精益求精的酿造工艺追求诠释了名酒的品质力量,通过传帮带形式,以师带徒,代代相传,以精雕细琢的品质追求赢得了极佳的市场口碑。
今年第十届白酒国家评委换届考评中,武陵酒新增2名国家级评委,酒类国家评委数量增至5人。白酒国家评委是全国白酒行业技术资格的最高等级,每五年评聘一次,难度与专业性在业界有“白酒评酒界奥运会”之称,是对中国酒业专业团队能力的考核,也是对整个行业人才真功夫、硬实力的检阅。因此,“国家级白酒评委”人数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作是评判一家酒企技术实力和品质把控的关键因素。
如今,武陵酒已拥有5位国家级白酒评委,他们用充满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方式,来不断丰富武陵酒的品质表达,为品牌赋予与众不同的时代之美与价值高度。他们分别是:
陈家好:现任武陵酒技术研发部经理,国家级白酒评委,高级工程师,从事白酒工作30年,相继开发出武陵少酱、中酱、上酱及元帅等经典产品;
张福艳:现任武陵酒技术总监,国家级白酒评委,正高级工程师,从事白酒工作25年,曾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致力于从技术上不断改进和提高酒体品质;
王贵军:现任武陵酒生产总监,国家级白酒评委,高级技师,从事白酒工作12年,秉承将传统的酿造工艺不断地数据化与标准化,保证武陵酒的品质如一;
吴若薇:现任武陵酒技术研发部尝评员,国家级白酒评委,从事白酒工作10年,不断磨炼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追求将产品做到极致;
黄丽娟:现任武陵酒技术研发部尝评员,国家级白酒评委,高级技师,从事白酒工作12年,致力于武陵酒的品评和勾调,为武陵酒的酒体质量保驾护航。
作为国内最大的酒类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的白酒行业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白酒企业也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而白酒国家评委的聘任,则标志着中国白酒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而坐拥五位国家级评委的背后,正是武陵酒人才优势和技术实力的最佳体现,亦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诠释
7个酿酒师6个来自武陵酒
武陵酒“汇人和”打造以品质进化焕活名酒价值的时代样本
这仅仅只是武陵酒近年来在培养高精尖人才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今年5月底,常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酿酒师项目中,前7名的酿酒师中,就有6位酿酒师均来自武陵酒,在品酒组比赛中更是包揽了前6名的好成绩,常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是常德市目前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武陵酒在酿酒技术方面的卓越实力。
历经时代洗练,名酒终成经典。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过硬的人才实力,成为武陵酒品牌生长壮大的根基。5位国家评委,常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酿酒师项目中,前7名的酿酒师中武陵酒包揽前6名,正是这“5+6+7”人才密码,武陵酒向广大消费者展现了一个有底蕴、有温度、有活力、有未来的武陵形象,共同造就了“南国第一酱”的卓越品质,奠定武陵酒在白酒行业中的独特地位,他们以匠心传承、精神传承、使命传承的不断接力,也打造了一份以品质进化焕活名酒价值的时代样本。
标签: